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2007年9月,规划总面积72.69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50平方公里。是张家口市最大的项目建设平台和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张家口市万全区宣平堡乡,利用张家口市区西部原始地貌多为荒山、荒坡、丘陵和冲沟的浅山区未利用地规划建设,规划区域范围为东至张家口市桥西区、西至207国道、南至洋河、北至207国道,规划总面积72.69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规模16.79平方公里。定位为京冀晋蒙交界区域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河北省机械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张家口市未来工业新城的中心,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汽车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张家口市唯一的省级高新区,着力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柱,以生物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为引擎,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经过几年建设发展,已形成冰雪运动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生命健康和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在国家层面,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先进矿山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在省级层面,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工业集聚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清洁生产试点园区;是河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 "十大工业基地" 之一,同时也是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40个重点园区之一。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引资
(1)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址位置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京津冀和晋冀蒙两大经济圈的交汇点,距首都北京180公里,距天津新港370公里。高新区已纳入张家口市主城区,是张家口城市总体规划四大功能区之一(文化居住区、生态涵养区、产业集聚区、商贸空港物流区),便于吸纳城市全方位功能辐射,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2)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位交通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已构建起“五纵八横”路网框架,实现了与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张石高速、110国道、207国道等交通大动脉的互连互通,京包、张集、张蓝、张唐铁路在此交汇,随着京张高铁、张呼高铁、张大高铁的开通,使开发区融入了“北京1小时经济圈”,扩建后的张家口宁远机场联通国内外数十个重要城市,使高新区形成了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了“5分钟上高速”、“10分钟到火车站”、“15分钟到机场”。
(3)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投资22亿元,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十通一平”,区内路、水、电、气、热、通讯等公用设施全部配套到位。
(4)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项目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运营各类企业410多家,投资总额530亿元,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围绕中粮集团、国机集团、河钢集团、冀中能源4个世界500强企业和中煤集团、三一重工2个中国500强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先进矿山装备产业链;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生物技术产业方面,围绕张家口生命科学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已引进泽生科技、健垣科技、祥音生物等多家高科技企业;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针对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市场需求,保胜新能源、罗宾动力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引进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商务配套等高端服务功能,已落户龙辰博鳌物流园、家家悦综合物流园等多个重点项目;特别是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已成功引进法国MND、意大利天冰、瑞士BMF、广州勇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30多家;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资源功能互补、上下游产品关联的产业链条,汇集了科技研发、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物流外包等新型业态,实现了产业配套、功能完善的产城教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园区。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肇始于张家口城市“退二进三”发展战略的大调整和大布局。按照《张家口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张家口市划分成文化居住区、生态涵养区、产业集聚区和商贸和空港物流区四大功能区。其中张家口高新区作为三大产业集聚区中最大的工业园区,承载了绝大部分张家口城区内各大企业的集体搬迁,给主城区腾出了巨大发展空间。
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张家口市最大的项目建设平台和张家口市主城区企业搬迁改造、新建项目落地建设和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主要开发利用得都是主城区西部周边浅山区的荒坡、荒地等未利用地,通过推山、填沟、平地,为城区搬迁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了便利的建设条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联合承办冬奥会、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战略形势下,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发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柱,以生物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为引擎,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以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全力打造国内一流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和现代化、创新型、低碳型工业新区。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